
昔日遭受重污染的易家坪,如今已是一片春意盎然、生机勃发的景象。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旭东 摄)
污染重灾区治理修复后披新绿——
易家坪变身后花园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廖艳霞
4月6日,在岳塘区竹埠港工业园易家坪片区,放眼望去,青草绽新芽,花苞展香蕊,处处呈现出一幅万象更新、生机勃发的景象。让人难以想象的是,易家坪片区曾是土壤污染重灾区,曾寸草不生。易家坪片区场地污染综合治理项目是竹埠港重金属污染治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后续治理项目已于去年底完成。
易家坪片区占地1.09平方公里,位于竹埠港老工业区中心,是联系长株潭三市的枢纽。如何在确保区域环境和人民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充分结合规划,经济、高效地完成场地污染综合治理是湘潭市生态环境部门、岳塘区政府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2017年,易家坪片区完成土壤治理修复55.92万立方米后,湘潭市本着科学适度治理原则,积极探索实施全国首个大区域复合污染区污染治理风险管控和再开发建设,于2018年引入中国环科院,按照“先风控、后治理”的工作思路,重新进行详细、全面调查和风险评估,2019年启动易家坪后续治理项目,2020年8月正式开工。
“根据新的场调和风评成果,易家坪片区需修复土壤由29.4万方削减为7.8万方,治理成本由1.52亿元下调至8500万元。”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新思路按照治理与规划相协调,岳塘经开区根据中国环科院污染调查和风险评估结果,优化调整园区土地开发和控制性详规,将污染严重的地块调整为绿化道路用地,将污染较轻的地块调整为商业和会展用地,将基本无污染地块调整为居住和文教卫用地,这种做法既保证了用地安全,又降低了治理成本,是治理和规划的优化成果。
“六号地块是以前化工区废渣堆放区,因污染重调整为绿化用地,如今撒播的草籽已吐新绿,灌木丛绿意盎然。”湘潭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去年12月底,易家坪片区场地污染综合治理后续工程完成土壤治理修复7.29万立方米,并对部分土壤进行了风险管控。同时,将此次治理修复的土壤与此前修复的55.92万立方米一并复绿,如今的易家坪片区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责编:周冠成
来源:湘潭日报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法华山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山市晴岚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昭潭
“我”和岳塘的故事|蔡蔡和大乔:返乡青年 逐梦“绿心”沃野
“我”和岳塘的故事|朱大可:深耕岳塘 开拓创新 成就电气“小巨人”
岳塘区“我爱湘潭我的家”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主题活动暨“活力湘潭 快乐走娃”活动启动
文旅新区 多彩岳塘丨在七星桃花源遇见“世外桃源”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区:欢天喜地闹元宵
下载APP
分享到